找不到人生方向不知道該怎麼辦?你要接受一件事實,探索人生方向,有些時間是必需浪費的

前幾天跟一位準備五專畢業的同事聊天,他說他雖然要畢業了但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讀,也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覺得現在很沒有人生方向。

我心想:你確定要問一位也正在迷惘中的人嗎?是不是找錯對象,都不怕我給出錯誤的想法?

可是仔細想想,我正在迷惘的時候,其實最想找的是那些也正在迷惘當中,但試圖突破的那些人。又或是說,看到那些曾經迷惘過,而他能鉅細彌遺的把他的故事、感受、過程分享給我,或是有紀錄下來的人,會特別吸引我。

我可以很篤定的告訴你,我正在迷惘沒有錯,但我也確確實實的在尋找,雖然像隻無頭蒼蠅在亂竄,但我沒有停在地。

「不知道方向但我沒有因此停滯」—— 這是我現階段很感謝自己的事情。

我就想說好吧,免責聲明提醒我也不知道我的方法能不能看見為來方向的光芒,但就分享給他我現在的處境。

剛好今天在送外送時,邊騎機車邊聽《大人學的Small Talk|EP536》,我才知道,我正在迷惘的這段期間我可能做對了某些事情。而且跟我同事說的內容有些雷同,我做了些筆記,整理在這篇文章。

 

尋找人生方向,浪費時間是必要的

在沒有明確目標之前,任何行動看似浪費時間,但這是一種必要的浪費

當你開始迷惘,並試圖的想要尋找方向的時候,就應該認知到接下來會要經歷一段不斷的嘗試、試錯、摧毀、重建的過程,而迷惘會變成許多人的人生課題,不容易快速的找到解答,想也知道這是一個對當事人來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我打出這些文字之前,我可以說經歷了一段蠻奇妙的時期。

畢業之後考不上空服員,突然間所有插在身上所有電源線全部硬生生的被拔掉,瞬間電力耗盡,每天想著我應該要無何充電?心裡知道不能再繼續躺在床上滑手機耍廢了,我曾經也想說算了先不要想了,原本拿起Switch砸錢買新遊戲,想說玩到爽後再說,但我連遊戲都玩不到5分鐘就丟在旁邊了。

嗯…我連打電動都覺得很痛苦。無論躺著、坐著、站著、無時無刻都覺得非常消耗我的能量。

這段期間也砸了很多錢,連信用卡都拿來分期買課程來學,累積了一堆連開都還沒開的書,每砸一次錢,對於該產品的期望只有「這次應該可以找到我人生方向吧?」,我覺得很弔詭,因為買課程的最初目的,並不是想學裡面知識,是為了找到人生方向,當然一次次的砸錢,一次次的失望。

但我必須得說,失望是因為沒有透過買這些課程找到人生方向,但我學的這些皮毛知識,讓我了解到這世界上許多微妙的連結,也因此獲得了許多領域的關鍵字,詳細獲得什麼就線不闡述了,因為這些關鍵字的累積,讓我不曾感覺我的人生沒救了。

有救、有方法,只是還沒找到那個適合我的那個方式。

這段期間,花錢學習只是手段之一而已,當然也有不用花費的方式可以學習,但花費最多的不只是錢,更多的是時間。
買課、上課、查資料、挫敗、放棄、重新振作,每個時候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在浪費時間,到此時此刻打出這些文字的同時也是這麼想的,只是「浪費時間」這樣的意念對我的影響力量越來越薄弱。

當你在想著做這個會不會浪費時間的同時,要記得一件事情:當你在想「會不會浪費時間」的同時,你已經在浪費時間了。

為了不辜負你所浪費的所有時間,行動做任何事情、無論有沒有效果,都是不辜負你浪費掉得所有時間,當你開始行動,就是在對你自己浪費掉的時間負起責任。

沒有目標時,關在家裡也還是無法找到答案的,答案只會在採取行動後浮現,雖然說待在原地能降低消耗,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探索人生之前,先確保生存的基礎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我們必須先確保自己的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才有辦法去穩固其他的需求。

人生不是選目標往前走就好,因為大部分人起點資源是有限的,探索目標之前,你要確保你自己是可以長期生存的。

我認為在這個時期,如果有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那就用吧,我的話因為本身專業在短期內是無法帶來高收入的,如果要有高收入,那我的工時勢必也要拉的非常的長,這種情況之下,就沒有自我探索的時間與力氣了。

我現在就是住家裡,找一份附近的打工,薪水不會太高,但至少工時我可以自己掌控,如果有需要上課進修,跟公司畫假也比較方便,因為住家裡,省下了房租水電、部分伙食費,多出來的這些餘裕,還免強夠我平衡上班、生存、學習這三項的平衡。

如果你住外面,比較能夠有餘裕可以探索自己,那當然更好,畢竟有自己完整的空間,也能有個舒服的環境,只是說那是不是必須犧牲掉一些生活花費,或是上班時間要稍微長一點,不然就會造成自己連基本生活都沒辦法維持,就不會有多的餘裕可以去探索自己。

工作部分,我覺得自己要有點覺察力,要看看你現在所待的環境,究竟是不是有毒的環境。

我的故事是,上一份打工,我崗位全過關,因此我的時薪算是蠻高的,我的職責範圍內我也覺得蠻好玩的,工時也還免強可以,但可惜的是整個團隊一盤散沙,每天上班就是內耗、內耗、還是內耗,內耗到給我再多錢,我都不想繼續待下去。後來果決的離職,換到現在的公司,薪水及工時雖然沒有到特別多,但至少我的生活從混亂中恢復穩定,有多餘的體力、時間、免強過得去的薪水,讓我能探索其他職涯發展的可能性。

工作的兩個主要目的:

自我實現:尋找個人價值和目標。

維持生存:累積資源以支持長期探索。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還無法成為你尋找個人價值與目標的話,至少找個能夠讓你累積資源,並有餘裕讓你長期探索的工作。

 

探索人生方向的過程

第一階段:
找到並穩固生存所需的資源。

第二階段:
先選幾個有機會的方向先嘗試。

沒有方向、目標也不要停滯,除了找到人生方向,也要探索什麼樣子是最容易累積資源,也就是最容易賺錢的方法。

推薦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本書《人生實用商學院》,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而且我認爲是所有人都應該要看過的書,基本上我同事、朋友、家人在問我有關投資理財相關的事情時,我都會詢問有沒有看過這本書。

這本書傳遞了很多我們不曾接觸過的理財觀念,我認為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你,一定要先去了解這個世界金流的運作,因為在尋找的過程中,總是要累積一筆資金,等到你真的發現想嘗試的事情時,有錢可以資助你,即便你就是放棄追求人生方向,你也是要生活、也是有老了無法在職場上工作的時候,如果你只是傻傻的存錢,你的錢其實一直被這個世界給吃掉。

不要讓自己的努力徒勞無功。

 

逃避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我有的時候很害怕自己不找正職工作,不像是一般上班族有穩定的工作,很容易被認為我是在逃避現實,尤其在外人看來,我有國立大學的學歷,我會英語、日語,理當來說,我應該有大好前途才對,怎麼會在家裡像是個無業遊名一樣。

但我也一直告訴自己,如果你只是一直在公司工作,無論你是朝九晚五還是兩頭班服務業,每天被工作綁死,想休息不能休息,想學習不能學習,每天的說話的內容八九不離:「沒辦法啊,工作就是這樣。」,自己選擇在公司工作卻又百般不願意,好像是被強迫,喊著好想退休,不斷抱怨上班好累,而不嘗試做些變化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樣才是真正的在逃避,而且你是在逃避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知道做什麽,更應該找一件事情持續的做

「持續的做」,這件事情是我到近期才體認到的事情,我已經很久沒有持續做一件事情了(除了每天的刷牙洗臉日常生活),想透過自媒體打造持續不斷的被動收入,經過不斷的撞牆之後,我體認到,很多事情的基礎就是持續的做,持續的寫、持續的創作,也是自媒體經營的最基本必須得做的。

找一件簡單可持續的事情,無論是看書、寫文章、寫日記、每天畫一張圖、每天泡一杯咖啡,無論什麽事情都可以,可能會有點慢,但持續的做習慣之後慢慢疊加其他的習慣,說不定你的人生方向會慢慢地浮現出來。

如果你還沒看過《原子習慣》這本好書,這邊推薦你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可以了解到,習慣的建立,比起你設定一在遠大的目標還來得實際。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