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04|我想開始的那種生活

我看見了某種生活的模樣

自從學習投資理財之後,我理解到複利效應, 並且美國有許多的公司股息已經「穩定成長」超過好幾10年了。

投資這樣的公司,如果他是一間好公司,並且在合理價買進,長期持有, 將來的某一天,我可以靠著股票股息來過我的生活。

也因為股息會不斷地成長, 也代表著,即便我不再投入本金, 每一次發股息,我所領到的錢可以比上一次更多。

那麼,了解自己過上怎樣的生活「就夠了」的話, 事實上,確實可以擺脫對金錢的焦慮。

學習美股價值投資之後,我反而越來越對投資、賺大錢越來越不敢到執著, 因為我找到了一個生錢的永動機,生錢機制有了、只欠資金及等待時間的複利效應。

既然我有方法讓自己資產變多,那用意是做什麼? 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有了錢生活會便利許多, 但我為什麼要去追逐「錢」這東西呢?

後來看到《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後,我終於理解到,錢不只是可以買我們看的到的東西而已, 累積資產、打造被動收入的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時間買回來」。

每天工作8小時,一週五天的生活型態, 是因為生活周遭都是這樣的狀態。

所以不知不覺,我也就認為工作8小時是基本, 工作超過8小時是努力、是上進。

這樣的生活要一路到65歲退休?

想起來,我是覺得蠻可怕的。


人有三種商業模式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教會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基本上,我們有三種商業模式。

第一種個人的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這是最容易接觸到的。

第二種個人的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這像是、出書、經營自媒體、販售線上課程,同一份時間所產出的作品,可以多次的被購買。

第三種個人的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這就像是創業當老闆,然後雇用員工來賺錢。 投資股票也是這一類型的,因為你是讓錢取買好公司來幫你賺錢。

我終於意識到,原來我是有機會把工作時間縮短,
但還是可以賺到足夠我生活的財富,原本要每天八小時才能維持生活,
或許可以變成5小時、或是4小時,就能維持一樣的生活隨準。

如果我想要越早買回我的時間,
把人生的主導權拿回到自己的手裡,
我必須此時此刻開始行動。

否則這樣的生活,我永遠無法觸摸到。


我想要用寫作開始行動

選擇做自媒體,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是希望自己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找來找去,雖然自媒體的市場越來越競爭,但我目前的知識裡, 這是最有可能達成「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的商模。

先挑選寫作,經營部落格,純粹拍攝還要買器具、學剪輯, 這對我來說門檻太高,容易讓我想放棄。

而且在寫作的同時,是在強化腦中每一件事情的記憶點, 每次寫作就會漸漸地釐清一些事情, 讓自己的思緒從混亂中走出來。

而寫作現在對我來說已經不只是紀錄而已,而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理想生活的樣子:有足夠的時間與體力探索生活

對於大富大貴,住豪宅,開豪車的生活, 我實在沒有被吸引到, 我只希望我能將工作時間越縮越短。

如果照著上一代的生存模式, 或許我真的必須忍到65我才有辦法探索生活, 只是那時候都不知道還有沒有那體力與動力了。

而試著打造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的商模,以及股票投資賺取被動收入, 讓我賺到的財富能夠讓我有時間探索這個世界,學習我想要的知識, 這樣其實就很足夠了。

而我現在正在實行極簡生活, 生活的消費越來越低,我反而明顯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平靜。

依照低生活成本的狀態來說, 透過自媒體的模式來追求我所嚮往的生活, 我相信更容易達成。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