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服務業轉職自由工作者:我遇到的 3 個挑戰

如果你現在也受夠了服務業的工作,對一成不變的朝九晚五感到厭煩,想轉職、換跑道,卻又像我一樣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自由工作者,這篇文章寫給你,也寫給現在還在掙扎的我。

我平常在飲料店打工,站一整天,做幾百杯飲料,擦東擦西,回家滿身疲憊,只想直接倒在床上。

但心裡總有個聲音:

我能不能,不靠打卡過生活?

能不能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不再被別人的時間綁住?


當我認識到「自由工作者」、「數位遊牧」這些生活型態,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真的有人不是每天進公司、上班打卡,他們只需要一台筆電和網路,就能開始自己的創業人生。

一開始我以為,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得先有超強技能。

會寫程式、會設計、會拍片當 YouTuber 或是會剪輯。但我什麼都不會,打工薪水也不多,要學這些技能的成本太高。一來沒什麼資金,二來也提不起勁。

盤點了一下自己的技能後,
唯一沒那麼討厭(但也談不上喜歡)的,竟然是「寫字」。

寫部落格。

我很迷惘、很焦慮,內心一團亂。很多人說,當你感覺到這些混沌時,其實代表你正在往下一個人生階段前進。我不確定這句話是不是對的,但目前對我來說,最簡單的,就是把這段過程寫下來。

於是我開始寫,
【邊打工,邊練習成為自由人】系列
紀錄著,從服務業打工轉職的過程。

【人生叛逆日記】系列
回顧學生時代到出社會的故事。

寫給誰呢?
說真的,一開始是寫給自己的。

因為聽過一個說法:
「只要寫下來,那就不只是「想」,而是「正在做了」。」


挑戰一:沒有專業技能,但我對自由生活感到好奇

雖然我學了七年日文,但目前沒打算拿來當創作主題,除此之外也不會什麼「很厲害的技能」。但我對「怎麼讓生活過得更自由」這個方向,超!級!有!興!趣!

像是:

極簡生活:減少雜物、減少焦慮,留下一些空白,好好看見什麼才是對自己重要的東西。

價值投資:雖然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沒錢真的會焦慮。透過認識美股的價值投資,我才知道原來有些公司是連續幾十年股息成長的,只要長期投入,未來可能會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對我來說,這讓我對金錢焦慮感少很多。

數位遊牧:我很容易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膩。時不時就想換個地方、轉換心情。而數位遊牧的生活,剛好就是我想像中「自由生活」的樣子。

以前我以為這些只是興趣,但現在我開始經營部落格,把它們當作「可能的出路」來探索,變成創作的題材。

閱讀、自由書寫,丟問題給自己。

雖然目前沒收入、也沒什麼人看,但我知道我正在培養一種能力,叫做「自我認識」。

我設想,這就是通往自由工作的第一步。


挑戰二:時間沒那麼多,但我願意慢慢來

服務業的班原本就很長,人力又短缺,常常臨時加班或少休,回到家洗個澡、吃個飯,也都晚上八九點了。

八九點也算早了,因為我現在待的飲料,不算是最忙碌的那種。

時間真的不多。

為了多一點自己的時間,我開始早起,大約五六點就起床。

雖然一開始蠻累的,但我發現「早上」是我創作效率最高的時段。

晚上下班太累,根本沒力氣動腦。

現在我每天都會想辦法寫幾行字,整理一下當天的想法。

即使有時候一週只產一篇,速度不快,但我知道: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讓我麻木的事情上。


挑戰三:沒有收入,但我不想放棄未來的選擇權

我經營這個部落格 7 個月了,完全沒有收入,還是賠錢狀態,
買課、買書、主機費、網域費⋯⋯要建立自己網站,真的要花錢。

但我覺得,這些花費,是我在「投資未來的生活選擇權」。

我不想一輩子做服務業,不想讓自己的時間永遠由別人排班決定。

我想要自由安排時間,有選擇合作對象的權利,在不同城市工作,甚至邊旅行邊創作。

雖然這些畫面目前還很遙遠,但我相信,只要持續創作、持續把東西丟到網路上,還是有機會拓展出另一條路。


就算還沒看到成果,也值得繼續下去

這條從服務業轉職自由工作的路,真的像是在摸黑走路。

沒方向、沒人帶、沒有目標,一切都要靠自己創造。

過程很迷惘,但也正因為這樣,經營自媒體、寫部落格,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正解。

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往前、慢慢摸索。

沒有技能、沒有時間、沒有收入,這三個條件每一個都足以讓人放棄,但我還是選擇這條路。

因為我想知道,如果不靠別人給我排班,我能不能也活得好好的?

這不是一篇「我成功了」的故事,而是一段「我正在做」的紀錄。

我還在起點,但我已經開始累積。技能可以慢慢練,時間可以慢慢擠,收入可以之後再說。

重要的是,我正在為自己打造另一種可能性。

如果你現在也還在打工,心裡卻總覺得不甘心,歡迎你跟我一起慢慢走。

不爆衝、不急著成功,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練習成為自由人。

只要你願意開始,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