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造個人品牌、經營自媒體這件事,2025年你還有機會嗎?

在Covid-19疫情期間,「打造個人品牌、經營自媒體」這樣的關鍵字不斷地被搜尋,也不難看到現在有蠻多的創作者因此賺到不少錢,因此反轉了自己的職涯人生道路,可是即將2025年了,現在這個市場越來越多人加入,還有機會嗎?

以下的內容純粹是我自己想經營自媒體,不斷的在網路上各個資源中學習所做出來的筆記及想法的紀錄。請…參考就好。

 

現在開始經營自媒體的困難度

「要做什麼?」是最困難的事情

「要做什麼主題?」這個問題,一定是各位創作者的第一個大難關,除非你很明確的知道你的專長與興趣是什麼,不然這一關會直接擋掉大部分想經營自媒體的創作者,我們在看目前社群平台上感覺好像很多人都好厲害,厲害到看自己好像很沒價值一樣,但實際上因為找不到主題而放棄的站絕對的大多數,而這件事情不是你的錯,本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沒有教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各產業的基礎知識已經飽和

依我所接觸的領域來看,無論是跟「語言相關」、「投資理財」、「旅遊」、「美食」等相關領域,在目前的社群平台上面都已經有大量的基礎知識,
以「投資理財」為例,6罐子存錢法、長期投資等,這些都已經被廣為流傳,現在還想在做與投資理財相關的主題,如果只寫的出這樣的基礎文章,其實也是很難打出屬於自己的品牌,畢竟大家都會寫,這些基礎知識的內容當然重要,但要怎麼生出截然不同的主題支線才是目前經營自媒體的關鍵。

 

主題要細分化,找出利基中的利基

什麼是利基市場?
可以說是被目前大公司所忽略的小市場,有著非常獨特,且極為細分的市場

那利基中的利基是?
沒錯…就是那些小中之小的市場。

舉個例子:
假設主題是「美食介紹」,在自媒體市場中各時期可能成功的利基主題。

  • 自媒體市場待開發時期:「台灣美食」
  • 自媒體市場成長時期:「台北美食」、「台中美食」、「台南美食」
  • 自媒體市場成熟時期:「台北好吃的網美餐廳」、「台中好吃的網美餐廳」、「台南好吃的網美餐廳」
  • 自媒體市場已成飽和的現在:可能走向是以上的利基主題再度細分化,又或是開始要結合其他不同領域的主題,將兩個「已知」的領域結合創造出「未知」的領域,並且還要加入一些個人個性之類的元素。

《30節約男子》這個Instagram帳號為例。
(我並不認識這位創作者,只是他的Instagram啟發了我蠻多有關自媒體經營的想法,我還買了他的書、YOTTA的課程、他自製的斜槓創業筆記。)

這個Instagram的帳號他在前期主主題並沒有一個定調,但有幾個方向,
極簡生活、小資理財、閱讀筆記、薪資紀錄、日本打工,並且受眾年齡層抓在30歲這個區間。
後來開始逐漸被發現是有一篇薪資紀錄突然被演算法大推出去。
(這些資訊是創作者本人在一些Podcast上提過的)

單純討論這個帳號中有關理財的文章的話,我會這樣去分析
主軸是投資理財,但他並沒有走很之前的路線,例如:教大家如何投資理財的相關基礎知,相關複雜的公式,教如何看股票標的,強調幾歲之前存多少就可以財富自由等等。

純粹就是把自己的理財生活紀錄下來,讓大家有個陪跑的感覺,加上薪資紀錄這間事情,在亞洲文化當中並不盛行,尤其在台灣,總是流傳一句話,「財不露白」,而薪資紀錄這樣的模式,就是一個投資理財領域當中是存在的,是很利基中的利基,但沒有人做過,並且在文章當中加入了個人風格,結合極簡、30歲的定調,讓人覺得在看文章的時候沒有很遙遠的距離感。

 

自媒體成功的原因

早期市場尚未被開發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早期在自媒體市場還沒開發的時候,什麼主題其實都做得出來,但當這個產業越來越飽和,創作者越來越多的時候,前期一樣的東西不斷重複的被創作出來,同一個主題時間一拉長,就要開始學習用個種不同的切角來詮釋,甚至要開始做跨領域的作品。在這個時期,因為在媒體上創作的人並不多,也因此觀眾非常的集中,光是靠著觀看數,就可以賺到不少錢。

 

創作者都抱持單純來創作的

早期的創作者在最一開始怎麼可能知道會賺錢?大多不就是靠著興趣及熱誠創作,後面這些社群平台才發現這是一片可開發但未開發的市場,因此慢慢地加入了商業的模式,但也是這份熱情,讓他們不知不覺間累積了大量的作品,因此讓演算法看到。

 

持續不斷的產出

持續不斷的產出,這是如果想經營自媒體一定會聽到的事情,變像來說,就是你的靈感要源源不絕,不斷的產出累積作品量,等到時間一長,演算法看到了,你的觀眾也會覺得這個品牌是有東西的不是空穴來風,藉此創造出與受眾之間的信任感,我目前也在創作的過程中察覺,「靈感」這東西,不是只用空想出來才是靈感,而是用「觀察+組合」的方式,有時在多加一點「自我個性當成調味料」做出來的,無中生有的創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將現有的東西經過排列組合,創作這件事情,好像比較沒有那麼困難。

 

自媒體失敗的原因

太想盈利

收入當然重要,這不是一間永不可提的事情,有收入會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創作,讓工作及生活獲得滿足,而且會想做自媒體不就是看到他背後大大的商機嗎?
但最神奇的就是,經營自媒體這產業,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大富大貴像中樂透一樣,而是要從0開始,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的,而且有可能你現在寫的東西在當下完全不會中,而等到時間一拉長,新風潮的出現,你的自媒體就此被看見。
而太在乎盈利,你的頭腦當中,完全就只塞得下「這篇要怎麼賺錢?」「這篇能賺錢嗎?」「這東西根本賺不了錢!」,腦中光被這些句子塞滿就飽了,所謂的靈感跟創意的資訊會因此流不進你的腦袋,即便硬著頭皮寫出來,容易被發現,這篇文章就是滿滿的錢味,沒有一絲一毫的情感在裡面。

 

找不到興趣在哪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因為我自己本身也還在摸索當中,我的猜測會點進來看這篇的受眾輪廓應該會跟我蠻像的,「因為生活找不到興趣,不喜歡職場工作,但又必須生活,而且想翻轉現在的生活狀況」,但你不孤單,本人我以往以為的興趣,我不能說他是興趣,而是有種為了迎合別人而產生的興趣,但或許可以試著找一些可堆疊,並且是簡單的事情開始,我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對於每個主題好像都可以,那就都寫吧!我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不知道多少篇沒經過太多修飾就上傳,也沒有個起承轉合的文章,可是堆疊起來會讓自己後面在寫文章的時候越來越有底氣在。

 

觀眾注意力被分散

現在太多的創作者了,而人的一天就24小時也就1440分鐘,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他沒辦法同時間看著個又看那個,因此創作者要如何吸引到受眾,讓他們心服口服花費他們得時間看你的作品,變成自媒體經營者越來越困難的課題。

 

耐心不足

一個新創的帳號是需要不斷的累積作品,並且要長時間的公開在網路上才有機會被看見,「長尾效應」就是這樣來的,可是偏偏大部分想在自媒體上創作的人會很希望趕快看到成果,一旦感覺好像不行,就會立刻收掉,而且經營自媒體到後期,不單單只是只要顧到創作就好,還有生活、收入、時間管理等等各個議題正在等著被研究。

從持續創作到賺取收入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同大關卡,都是需要長時間累積、長時間的消化、長時間的曝光才有可能有成果出現

 

我的創作經驗

前期一直專注如何有收入

在幾年前,我很想經營自媒體的時候,我一直在找主題,想寫有關投資理財、閱讀筆記之類的文章,我其實知道自己是會這些知識的,但我腦中永遠只有,這樣不夠、這樣沒辦法賺錢、這樣不會有人看,然後新創的帳號或是新架設的網站,PO了2~3篇文章,我看不到成效,我就下架了,連整這帳號平台都刪掉,帳號存活率不會超過7天,前前後後反覆樂好幾次,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很多錢,現在回頭看,我這4年來,什麼成果也沒有,現在總覺得這4年如果一直有累積文章,無論好壞就算沒有收入,至少還是會累積出個什麼作品吧。

但現實是…這4年,我什麼也沒做。

 

現在跟想賺錢得想法和解,明白現在就是賺不到錢

已經前前後後反覆得刪除又建立,這些所花費的時間及金錢已經無法計算,但此時此刻的我只想要累積個東西出來,至少打破以前不斷輪迴的迴圈是我目前對於部落格的目標,賺不到錢沒關係,至少累積屬於我自己的東西,但如果有錢錢飛來找我,我還是會接受的,請各位不用緊張…XD

 

我對未來自媒體經營方向的猜測

市面上不缺基礎知識的文章

現在網路已經有的基礎知識文章已經非常廣泛了,不再像網路崛起的前期,比較難找到,而現在遍地都是,這些基礎文章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怎麼讓這麼多已知的資訊互相碰撞產出新的未知資訊會是接下來創作者的經營課題。

 

作品加入自己的個性,做出差異化

依我現在腦袋僅有的想法,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個性,似乎就會有一點點差異化出現了,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養成不盡相同,故事也不同,說不定因為加入你的個性及人生故事,就能吸引到跟你同頻率且喜歡你的受眾。

 

AI崛起,要如何讓AI覺得你的作品有價值

AI人工智慧崛起,已經是未來趨勢了,這應該無用置疑,而且有關AI的搜尋引擎不斷的被強化,我想未來的內容可能會比較偏向要看AI的臉色。但嚴格來說,現在網路的演算法其實也是AI的一種,或許等到你的自媒體成長到某個階段,再來思考這類的問題,其實也不遲。

先學會持續創作比較重要。

 

我還想繼續做嗎?

雖然現在經營自媒體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但我還是想要試試看,而且我已經嘗試了這麼多次都以失敗告終,我這次想用不同的方式來試試看,而目前的進度也確實經營快兩個月了,計算到現在也累積了將近40幾篇的文章了,已經破除3篇7天的魔咒,我已經覺得很有成就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你呢?也想試試看嗎?

今泉初源
今泉初源
文章: 4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