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嗎?我並不這麼覺得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只是你沒有意識到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這本書,其中有一句話我特別有感覺:

「不管是「前浪」還是「後浪」,現在都生活在和平時代,生活在物質豐饒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擁有許多前人夢寐以求的權利 —— 選擇的權利。只是許多人渾然不知。」

我相信你也能感受到,現在普遍的社會階層,雖然說薪水還不是太高,每天在Threads談論薪資很低的問題。確實目前生活上沒有那麼的特別有餘裕,可是再怎麼錢不夠,你至少不會讓自己落魄到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沒辦法餐餐吃好料,但你至少有東西吃,而且你買得起IPhone,咬牙忍一下買個廉價機票,住個青年旅館,你還是有辦法出國玩,也是有人選擇窮遊。

說到底,其實在生活上,我們都有一個基本水平,至少已經脫離未開發國家的那種生活型態,我們其實已經有資格為自己生活做選擇了。


「地之時代」與「風之時代」的轉變

《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中,澀谷直人也有提到,在2020年之前,我們屬於「地之時代」,不動產、房子、車子、高級手錶這類「物質上的豐足」通常會人們認為是辛福的象徵,而現在已經是「風之時代」,重視的是知識、資訊這類如「風」一般,眼睛看不見,難以實際觸摸到的東西。

「知識遠比你所擁有的財富更加值錢」,這句話特別能說明「風之時代」的社會現象。

我想生活在不用太過於煩惱基本需求的生活背景之下,我們是有資格談下一步該怎麼過的,所謂的下一步就是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就是「理想生活」長什麼樣子。


理想生活並不等於大富大貴

每年過年我們全家都會到彩券行報到,平時不玩彩券的我們,多少還是希望趁這種過年過節的時候來碰碰運氣,以前我總是會說一句,好希望自己中大獎喔,這樣就不用工作了,而今年我蹦出了一句話連我自己都嚇到,我說:「我不求中什麼天文數字的大獎,有中幾千元我覺得就不錯了,不然人生也太無趣了。」。

這句話多少有帶點「反正不會中」的心態,但我感受到我講出這句話,最主要是我對於那種大富大貴的生活型態並不感到嚮往。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那種排斥有錢人的感受,是一種既定印象大富大貴住好房開名車的生活,很不是我人生必去的道路。


傳統成功方程式的破綻

「認真讀書拚個學歷,找個鐵飯碗好公司撐到65歲等退休,努力工作存錢,就能住好房子、開好車」許多人是被灌輸這樣的觀念長大的,但拚學歷,也要找到喜歡的科系,不然拚了也只是廢紙。

工作也是要找到願意持續做下去的,不然你也撐不了。再來在一般在公司上班,你的工作是有「有效期限」的,如果你只是傻傻做公司那顆重要的螺絲釘,時間到還是會生銹,遲早會被新螺絲給替代掉。

人傻傻的壓抑自己在一個不喜歡的環境,即便賺到了錢,也是拿去付醫療費做心理諮商,這是變相的失去生活,根本沒有賺到。

你也不難觀察到,看似成功的人生方程式,你身邊又有多少人做著這樣的劇本走?

我在〈只埋頭苦幹,努力存錢是存不了退休金的〉這邊文章有計算過我這一生究竟能賺到多少錢的事情,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原本的鐵飯碗其實一點也不鐵,除非你學會投資、斜槓創業找到願意持續做下去的事情。


那麼我理想的生活究竟長什麼樣子?

自從看了《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這本書之後,就開始思考究竟哪些事情、哪些物品對我來說是真正需要的,把生活上的基本需求降到最低,我發現我並不需要太多東西我就能活下去,但我對於一些能夠帶給生活便利、能夠有效提升生活品質的物品確實有高品質需求的慾望。

在這樣極簡生活的背景之下,我想我「不愁吃穿、想學什麼就學、想吃什麼就吃、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簡單來說把每件事情及時間的選擇權抓回到自己身上,就是我想要過的理想生活。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