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剪頭髮的時候,我跟我的設計師聊到我平常很少在打電動,上班以外的時間,蠻多時候都是在閱讀的。
他問我:「我是不是也該來培養閱讀習慣多讀點書?」
我閱讀的書籍不算太多,我一本書可以讀很久,另一方面是畢竟能買書的錢沒有到很多,還是得要克制一下花費才行,但我必須得說,「閱讀」這件事情,我可以100%跟你保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非常推薦大家如果願意的話可以一起加入閱讀的行列。
讀書與閱讀的差別
首先我想定義一下這兩個詞,我沒查過這兩個詞真正的分別,只是就我自己的感受,我想重新解釋。
閱讀
閱讀不僅限於書籍,還包括報紙、雜誌、網路文章等等的,我可以帶著學習的心、也可以帶著娛樂的心、當然也可以帶著純粹來了解知識的心,對我來說閱讀不限於任何的形式。
讀書
讀書這個詞有點偏向「唸書」,對我來說學習的意念特別的著重,通常是為了某個目的性所以你必須拿起「書」,小時候爸爸媽媽會叫你不要再打電動了,趕快去「讀書」,並不會說趕快去「閱讀」。我覺得讀書這件事情讓我倍感壓力,因為我超級無敵討厭考試,總覺得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讓我看到書就覺得想吐。
而且讀書讓我覺得很侷限於「書籍」,感覺好像要把每一本書都當成教科書來看,而閱讀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如此。
我不是從小就喜歡閱讀
開始養成閱讀習慣是從高三這一年開始,這詳細的故事我想另外再寫一篇文章,那是一個有點奇幻的旅程。
我討厭考試,是看到書籍就想吐的人,而且我很無法進入圖書館(我會渾身不舒服),因此我從小就認為我是一位跟書籍無關的人。
但後來我靠著《狡猾的讀書法》,一個奇妙的教你如何準備考試的書籍,我考上了國立大學,我因為碰到這本書,讓我知道原來所有的事情不是只有單一面向。
小時候的我就是因為把「讀書」與「閱讀」畫上絕對的等號,所以讓我對於看書籍,甚至是任何文字類的東西都感到極度的排斥。
我在閱讀中遇到的挑戰與克服方法
遇到的問題
我雖然知道閱讀能夠帶來生活及知識上的好處,但突然間要培養閱讀的能力並非立刻就培養起來的,從沒有閱讀習慣到培養起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有兩個不同的心態交雜在一起。
同時間覺得我必須要拿起出了,但拿起書來又覺得好煩躁,感覺自己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閱讀,我會常常拿出書來,放在桌面上,然後就放在那裡,翻開了一頁,就又闔上,每天就重複這樣莫名其妙的動作(這個時期我還不知道,《原子習慣》這本書),而且我有個壞習慣,我會覺得一本書花了2~3百元買,我就是要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深怕漏了一個字我就會讀不出這本書的精髓而浪費了這本書。
克服的方法
每天心裡煩悶的情緒交雜,責怪自己怎麼沒有辦法培養這樣的閱讀習慣,卻還是每天重複相同的動作,直到我遇見《原子習慣》這本書後,我才明白我認為我不斷反覆覺得「白痴」的事情,是有用的,我必須坦白說,閱讀這間事情對我來說不過第五年的事,但我並未培養出我可以看著一本書好幾個小時的能力,直到現在我也很常會把書從頭到尾翻一遍,但完全沒有輸入任何一個字的時候。
在前期想培養出閱讀習慣,我覺得不要太強迫自己,一定今天要讀多少頁,拿出一本書出來放桌上摸個幾下也好,看個2行字也好,即便看完一本書沒有記下任何內容也沒關係,因為這些的動作總有一天會累積成一定的量。
沒有人規定「閱讀」一定要用什麼方式
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
看一段文字寫小段心得。
看一章節在休息。
休假耗一整天在書裡。
用速讀的方式看完整本書大致講什麼。
只針對自己有興趣的章節閱讀。
以上的方法都是沒有問題的,並不會因為你用了哪個方法就代表你不是在閱讀,我覺得在培養一個習慣、做任何事情,不必每次都要設下一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我們因為受到的教育及職場環境,事事都要求一定要有成績,但這件事情養成了我們如果看不到利益,就不會想要去做、容易感到無力的心態,有種沒有錢就得不到成就感的假象。
你多久沒有為了想做的事情感到成就感了?
閱讀不是傻傻的把內容記下來而已
每一本書都是由不同作者做編寫出來的,每個人的價值觀、所受到的教育、成長環境都會有所不同,同一個觀念在不同的作者的書中都會有不一樣的角度來闡述。
對我來說閱讀這件事情不是學習、模仿這麼簡單而已,我會去找看看卡幾本書都在講同一個觀念的書,沒有就上網找資料,看看別的創作者是如何看待這些觀念的,接下來不是一昧地接受,而是去思考這個作者是麼想的,搜集多方作者的想法之後,心裡大概對某個知識會有個底,那麼這時候就可以還想想,究竟自己的觀念是如何。
就像有的人覺得「努力」一定會成功,他很相信那套人生成功學,而我對這樣的觀念抱持著非常大的問號。
有人覺得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辦法賺到錢,那這件事情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他的生活動力就像一隻老虎眼前只看到一塊美味的肉一樣拚命地往前衝,而我覺得「利益」不一定要是「錢」,能夠帶來的成就感、心情上的滿足,這些也都可以被視爲是利益。
所以說,每個人的觀念都不同,閱讀可以增加對這個世界不同角度的包容心,也可以增加自己對於每件事情的不同角度。
不是每一本書觀念都是正確的
我們都知道每一本書的內容都是由不同作者撰寫,想當然這也只是他人生的精華,他只能把他認為的事實、研究出來的結果描述出來,我們無法叫所有作者都為我們的人生負責,就連你學校要考試的「教科書」內容都不一定是正確的了,所以不要待著這本書就是「我人生成功的唯一希望」的想法來閱讀,而是學著透過閱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觀念,並付諸行動。
如果你只是一昧的把書本知識塞進你的腦袋,那你只是把你自己當成機器人而已,每天的任務就是等著別人給你指令。
給想培養閱讀習慣的你一段話
耐下性子,忍一下痛苦,去找一本你好像看的完、文字沒有那麼多專有名詞的書籍,買回家每天接觸他,碰一下也好,翻一頁也好,我不怕你都不看書,而是怕你會接著買第二本。
(奉勸各位,還沒有閱讀習慣之前,千千萬萬不要買一整套,即便有打折也拜託不要,因爲只會積灰塵。)